明代的民窑青花经元末和洪武的成熟,逐渐扩大规模,奠定了艺术上的风格。永乐则是把洪武形成的特色加以固化,一般来说,洪武,永乐和宣德的民窑青花从胎釉造型到青花纹饰都反映了粗犷的野性之美,和中后期的民窑青花相比独具魅力。永乐民窑青花瓷,时代收藏网认为具备以下几点:胎骨——烧成情况良好,偶见僵胎,胎色白或白中含灰。
阅读量:52021
明宣德 青花缠枝番莲弦纹折腰合碗青花瓷发展至宣德,进入空前繁盛时期。官窑青花自洪武至永乐再至宣德,一朝一貌,技术上的成熟和风格上的变化有明显的阶段性,但民窑青花的特征演绎相对缓慢,似只有量变而无质变。宣德官窑青花无论在数量上、品种上都列明代之冠,民窑青花也数量大增,青花开始成为中国瓷业生产的主流。
阅读量:62021
明正统 青花缠枝纹大罐对正统青花瓷特征的确定,一是通过特征介于宣德和成化之间的出土残片的排比分析,二是通过纪年墓出土的标准器的对照。
阅读量:152021
民窑青花发展机制受商品经济规律支配,以适销对路的产品和小投入多产出为营运原则,比官窑器粗率是必然的。说到轻盈和清丽的风格,自然无法与官窑青花相比,仅能局限于民窑范围之内。成化民窑青花的纪年墓出土的标准器稍多,在景德镇的昌江西畔十八渡窑址和东部古窑址,发现数量巨大的成化残瓷堆积层。
阅读量:72021
正统/天顺时期青花人物梅瓶天顺青花瓷处于明早期青花的雄伟壮观到中期青花的轻盈隽秀的转折时期。器物既有宣德青花的痕迹,又见成化青花的端倪。相比之下,天顺青花的实物资料有更多发现,较为重要的有:天顺二年(1459)罗亨信墓出土青花瓷,有青花盖罐5件,青花碗2件。器物纹饰属明早期民窑青花之常见,但造型特征又接近成化民窑器。
阅读量:1092021